sok

最新搜索

大家都在搜

突然给1岁的宝宝离乳会发生什么?

2022-07-04

都说母乳喂养好,好妈妈好宝宝好,可是谁知道有谁经历过其中的辛酸?
宝宝小的时候,妈妈们历经千辛万苦母乳喂养,但充满她们耳朵的却是:
“妈妈的奶水不错。有奶就能忍。你为什么不喂婴儿?我从没见过你这么残忍的母亲!”诸如此类的话。一路过关斩将,终于母乳喂养成功,终于看到宝宝长大了,学会了吃饭和走路,耳边的刻薄变成了:
“我1岁了,妈妈的奶已经没有营养了。我天天给孩子挂奶,饭也不好吃。看到奶就哭,然后就是宝宝的宝贝。别说宝宝不想破,等你大了就更难破了。不要喂!”
为什么妈妈喂奶这么难?
大人的无知和争执,应该由无助的小宝宝来承担。有没有考虑过ta作为主角的感受?
△本文作者可点击图片咨询。
众所周知,从出生到6个月,母乳是婴儿最完美的食物。
从7到24个月大,母乳仍然是婴儿重要的能量来源和蛋白质、钙等重要营养物质。
7-9个月婴儿每日母乳应不少于600ml,母乳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/3;
10-12个月的宝宝每天母乳约600ml,母乳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1/2;
3-24个月的孩子,每天大约有500ml的母乳,母乳提供的能量要占全天总能量的1/3。母乳喂养除了营养的满足,还能满足宝宝对吮吸、抚慰、依恋的需求,而妈妈的怀抱是宝宝安全感的基地。
通过母乳喂养,宝宝感受到妈妈对宝宝的理解和爱;通过母乳喂养,母亲也向婴儿介绍了这个世界。
同时,母乳喂养滋养了妈妈和宝宝的心灵,完成了母婴爱的传递。
一岁的宝宝可能对吃奶没有太大需求,但对妈妈还是有很强烈的情感需求。如果突然给宝宝断奶,如果失去妈妈,宝宝会面临很多挑战:
日常作息可能会被打乱,想吃奶却得不到的时候可能会严重哭闹,不容易被安抚;
要尽量使用配方奶或纯牛奶保持乳制品摄入,选择奶瓶或各种杯子完成喂养;
习惯了奶睡的宝宝需要尝试其他的安抚方法;
因为固有的习惯被打破,宝宝的心理会更加敏感,需要家人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来陪伴宝宝度过这样的一段时间...
突然断奶不仅让宝宝面临很大的挑战,也让家庭感到压力。
那么,如果你真的要离开牛奶,你需要更仔细的考虑后再做决定。事实上,在传统观念中,一些常见的需要断奶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断奶,而是妈妈不知道有其他选择。
一个
短暂分离
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的原因,一定要和宝宝分开一段时间,但不代表不能继续母乳喂养。在分离期间,你的母亲仍然可以使用吸奶器吸奶,维持泌乳。
回家后继续享受与宝宝的亲密时光。
2
经常喝夜奶
1岁左右,宝宝虽然长高了很多,但身体和心理发育并不成熟。原本影响睡眠的因素依然存在,更多的印象出现了。
比如喂食方式的改变,学会走路,每天各种新鲜刺激等等。,都干扰宝宝的睡眠。不了解宝宝的需求,就想一刀切的切断宝宝可以得到安慰的途径。宝宝的需求还在,妈妈却失去了这样一种省时省力的安慰方式,得不偿失。
食物不好吃
1岁以后,很多宝宝因为母乳吃不好。
其实一顿饭好不好是需要客观评价的,并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。
同时要考虑食物的种类、性状、就餐环境、生活安排等各方面是否与宝宝目前的生长发育相符合。如果有更好的选择,宝宝本能的好奇心也会驱使ta去体验更多丰富多彩的美食。
断奶并不能解决宝宝营养摄入的不足。
相反,没有母乳的营养基础,营养的摄入更是堪忧。
母亲生病或患乳腺炎。
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母亲不要母乳喂养,因为她们的母亲生病了。
但事实上,母乳喂养是复杂的,多方面的。一刀切的不喂食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问题。一旦生病,尽可能向支持母乳喂养的医生寻求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大多数情况下,母亲生病时不需要硬抗,哺乳期选择安全药物仍可继续母乳喂养。
担心龋齿风险
母乳中的糖分是乳糖,在口腔中无法分解。
而且喂奶的时候宝宝奶水很深,乳头被吸到软硬颚,所以奶水会被直接吸下去。与奶瓶喂养相比,停留在口中的奶量更少,更有利于保护牙齿,防龋齿锅,母乳不回。
真正对宝宝牙齿影响最大的是辅食中的食物残渣残留在嘴里。预防龋齿的关键在于日常清洁宝宝的口腔,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。
心理发展
母亲的功能是哺乳,承担着滋养宝宝营养和心理的双重功能。
在母婴环节,妈妈通过母乳喂养更了解宝宝,宝宝也通过母乳喂养完成自我意识的早期建立。
母乳喂养时,母亲自然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,这是对大脑的反复刺激,也是稳定情绪的重要方式。不要用“理性”的性别标签和成年人被社会惩戒后的乳房功能来要求宝宝。
静下心来,感受ta对你表达的情绪。爱情是由感情滋养的。
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马上离奶,如何让这个过程中的影响变小?
减少刺激,让乳房逐渐休息。
乳房的泌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