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k

最新搜索

大家都在搜

让全家人幸福的收纳术,日杂《Come home!》收纳重点

2022-11-28

《Come home!》创刊于2005年3月,是日本「主妇と生活社」旗下以女性为族群的居家生活杂志。我一直很喜欢他们自然舒服的风格。

vol.62(2020年冬季号)─「让全家人幸福的收纳(家族を幸せにする収纳)。」光看这主题,就令人忍不住翻阅,到底以日本居家媒体的眼光,收纳怎么做会让全家人幸福?读后我汇整了四个重点。

「赶快把玩具收一收!」、「袜子脱下来要丢到洗衣篮!!」─全日本不管哪个家庭中都仿佛似曾相似的台词。

妈妈的烦躁、一触即发的情绪,都会散播到整个家中,让家庭气氛更沉重。这些话的出发点明明是为了家人,却不被理解。

让全家人幸福的收纳术,日杂《Come home!》收纳重点

越是认真考虑收纳的人,就越会抱持「我想做得比现在更好」的心情。但因为忙碌的生活而难以突破胶著,这才是活生生的现实啊!

最重要的是:好好拥抱现在的自己,并思考不勉强自己的方法。

先将自己从压力中拯救出来吧!

(此段为节录翻译)

别说全日本了,我想全亚洲,甚至全世界的家庭都曾上演这样的戏码吧。

收纳的重点通常不在于物品本身,而是「收纳方式不适当,影响家庭和谐。」也就是人的问题啊。「要不是因为某人不会整理,我需要这么辛苦吗?」或是「如果我自己一个人住,我才不管什么整理收纳咧!」

无论是不情愿地被迫整理,或是不得不站出来整理,说真的,要不是家里那个谁怎样,我们需要探讨收纳的问题吗?对吧。

可是毕竟上辈子相欠债(喂不是),为了自己也为了深爱的家人,有没有让大家都幸福开心的收纳方法?

─很可惜的是,没有一套标准方法。

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、生活习惯与喜好都不同,有几个家庭,就有几套收纳方法。正如同JALO日本生活规划师协会的最高准则:〝This is my way. What’s your way? The way does not exist.〞(这是我的方法,那你的方法是什么呢?不存在著所谓正确的方法。)

但《Come home!》特辑点出了大方向,我的心得汇整如下:

point 1. 配合不会整理收纳的家人

擅长整理的人,通常在家中也担任「帮大家找东西的角色。」因此收纳的重点就在于替不会整理的家人打造「找得到东西的收纳方法。」

例如,划分出专属区域。指定几个篮子或柜子的分层,变成某个成员专属的收纳区域,再运用标签标示,决定不同物品的定位。

point 2. 定期检视空间的收纳

例如因为肺炎疫情,口罩变成所有人的必需品。但出门时发现忘了口罩,就不得不跑回房间或客厅拿的时候真的很麻烦。

这时候,如果玄关能有个「口罩的家」,就能消除因为忘记拿口罩而必须再脱鞋子进家门的烦躁感。

时间是流动的,收纳也是流动的喔!

point3. 将全家人的重点必需品收纳在客厅

客厅通常是全家人动线最常经过、也最常共同作业的场所。

例如孩子是否会在餐桌写作业?餐桌附近的餐柜,也可以放置孩子的文具与书籍。或者全家人用餐地点其实是电视前的茶几?茶几的抽屉,也能考虑收纳常用餐具。

跳脱传统的空间使用方式,善用全家人齐聚的场所,同时作业也感受彼此的陪伴。

point4. 将一人作业的场所,调整为全家人都能使用的场所。

让全家人幸福的收纳术,日杂《Come home!》收纳重点

例如厨房用具收纳的位置与高度,是否只适用于家中负责下厨的人?如此一来,其他家庭成员不但难以使用,也失去了参与感。

考量安全性与每个家庭成员的顺手度,让一个空间不再只是专属某人的理解范围,全家人都能使用、维持,也增加彼此的互动机会。

我们决定整理的方式与收纳之前,问过家人吗?对于「整齐」、「舒服」、「方便」的定义,与家人讨论过吗?家人在取放物品时产生的不耐烦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
大多人真正想解决的不是收纳问题,而是因为收纳带来的压力与争执。

「让全家人幸福的收纳」的核心是「全家人幸福。」

收纳,从来就不是重点。

先放下「不会整理的罪恶感」与「必须整理的压力」,关心自己与家人的内心吧。
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
相关阅读

1如何治疗新生儿的头部变形 2妈妈发烧时可以旅行的5件事

编辑推荐

    返回首页 导航

    ©2015 mamadebaobao.com

  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