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种电影类型之中,「喜剧」是入门槛颇高的一种,因各地文化不同,笑点也未必一致。默片时期的喜剧影星无法靠语言搞笑,多半是运用肢体或情境,反而在全球各地都容易被接受。一进入有声片时代,欧美自家大热卖的喜剧,常常在别的国家票房威力打折,显然那些幽默对白,其他国家的观众不见得受用。
美国的喜剧影片中又以「黑人喜剧」在更难被接受,前后出现好几位票房保证巨星,的知名度远不如在自家美国,卖座吸引力也有天壤之别,甚至片商不引进他们主演的电影,以致完全没有市场,只有少数几位黑人喜剧天王曾经在台有A咖地位,其中之一就是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艾迪墨菲。
今天提到艾迪,大家最快联想到的就是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,然而他的这套代表作,票房表现亦远不及美国,片商宣传地很辛苦、很努力,宝岛影迷依旧缺乏热情。民国73年,最卖座的一部外片是「法柜奇兵」系列的「魔宫传奇」,在美国却不是这部上映前众所瞩目的大片,暑假时一部「魔鬼克星」拿下8周全美票房冠军,把「魔宫传奇」挤到第2名,接近年底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上映,全美观众为之疯狂,一路冠军到跨年,隔年元月继续稳坐第一,最后共拿下午14周北美票房冠军,总票房自然又超越「魔鬼克星」,成为全年度美国最热卖的大片。
手上有这种全美超级轰动的影片,对美商在台分公司而言,未必真的开心,反倒是莫大的压力,因为卖座不佳就等于被贴上「宣传不力」的标签,偏偏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卖的就是艾迪墨菲的魅力,他那时在美国虽尚未被视为超级A咖,已经是艺坛行情正在上扬、知名度颇高的当红喜丑。然而对观众来说,除了一部他和尼克诺特双挑大梁的「48小时」票房还不错,其他电影都未推出,真认识他的影迷并不多,片商要在打响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必须先把他的知名度给炒起来,得付出更多的工夫。
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艾迪墨菲这个表情成为公车广告主打画面。
当年片商决定广开口碑试映场,让观众把好评先散出去,在3月底青年节档正式上映前,已办了相当多次的特映,观众反应是不差,片商显然觉得还不够,因而又强打公车广告。30年前的北市公车,广告并非在车身外部陈列,而是在车箱内两边上方张贴横式的长方形海报,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的公车广告海报就是艾迪墨菲大大的一张笑脸、并且摆出「OK」的手势,文案大致是:有事就找比佛利山超级警探艾迪墨菲、万事OK。炒热艾迪知名度的用意多过打响电影本身。
片商卯足全力,片子本身也算是能对主流观众的胃口,青年节上片前各方都看好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应是最有卖相的大片。哪知半路杀出奇兵,美国卖座只有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1/6的「魔鬼终结者」也在同档期来台,阿诺史瓦辛格在台知名度并不比艾迪墨菲好到哪,片子还被列入限制级,因那时未正式严格实施分级制,列限级对影片的卖座影响不大,「魔鬼终结者」从上片第一天,票房就把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踩在脚下,最后北市总卖座,「魔鬼终结者」是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的2倍,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也未能挤进全年度外片票房前10名。
尽管辛辛苦苦宣传,回收看似不成比例,艾迪墨菲仍在多少有了点知名度。一年多后,片商将他主演的奇幻喜剧「横扫千军」排在农历春节上映,卖座表现不错。当年暑假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的第2集「轰天雷」来台上映,总算开出票房红盘,即便情节涉及银行抢劫造成片子从首集的普级变成限制级,影响并不算很大,也成为艾迪墨菲独挑大梁的电影在成绩最出色的一部,从此被观众、片商当成好莱坞超级巨星,票房开始有基本盘。
「轰天雷」、美国都热卖,照说应该打铁趁热乘胜追击,然而第3集「霹雳炮」隔了7年才推出,此时艾迪的气势已有点走下坡,电影里的搞笑桥段不够新鲜,动作画面也不够刺激,明显比前集缺乏吸引力,和美国的票房都不如预期,尤其在美国,下滑的状况特别明显,艾迪努力构思新角色,日后又一度翻红,直到近几年又跌到谷底,却始终没再拍第4集。
前两年曾经传出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」要转进小萤幕,艾迪挂名监制又客串首集,主角预计由新秀接手,设定为电影版男主角的儿子,CBS电视网看完试拍集决定就此打住。过了一、两年,又有风声指本以为不会再拍的「比佛利山超级警探4」真的要启动,艾迪能否靠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再翻身?大家拭目以待。
- 发表评论
-
-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