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1:疫情期间,孩子想出门,爸妈如何安抚?
儿童职能治疗师黄暐恬表示,在安全的情况下,例如:户外空旷的空地、草原等,仍可带孩子外出,适时运动、晒太阳,对孩子大动作的活动刺激或感觉统合都有帮助,但应减少搭乘公共运输与公共器材物品的接触。
(疫情期间,孩子吵著出门,可到阳台玩泡泡等游戏,适度释放体力。)
若户外下雨,仍可于室内想出有趣好玩的点子,与孩子同乐。她提到,「孩子想出门玩耍,大多是想释放体力或对新奇的事物感到好奇」,此时,只要家中环境许可,可于阳台上玩泡泡、拿喷罐当水枪射倒积木或玩报纸球等,让孩子适度释放体力,较不会频繁地要求爸妈带出去玩。
(涂鸦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。)
Q2:疫情期间,如何缓解自身与孩子的焦虑感?
爸妈担心孩子与自身染疫,心理压力大,咨商心理师黄之盈建议,有限度地观看疫情新闻,「定时定量」追踪疫情现况,避免无限浏览;取用3~5则网路上已整理好的懒人包资讯,来预做准备,并以一周为单位更新资讯。最后,事先预查、准备好居家隔离可能使用到的用品,就能稍微减轻内心的不安与焦虑。
另外,在这段期间,孩子容易出现各种情绪,例如:受防疫行为影响或外在环境氛围而产生害怕与焦虑感;居家隔离时,因无法出门放电而焦躁不已或发脾气等,爸妈可透过以下3个方法来处理:
1.涂鸦或拼贴:有色彩的物品具转换注意力与心情之效果,其中流动性的颜料可舒缓焦虑。对于年纪较大的孩童,提供彩色笔或蜡笔让孩子尽情宣泄、涂抹;年纪小的幼儿,则可陪同使用水彩、广告颜料。另外,也可于家中摆放报纸、广告纸让孩子拼贴,或使用玻璃纸与纸箱结合,让孩子从纸箱中看见不同颜色,可平抚心情。
2.触摸泥土、水:触摸土壤与水时,也能使心情感到舒坦。平时可教导孩子种植植物、触摸泥土;孩子吵闹不休、爸妈又得处理家事时,请孩子帮忙洗碗,有助让孩子冷静下来。
3.冷静瓶:平时可带孩子制作冷静瓶,当孩子出现崩溃情绪时,提供冷静瓶,能够转移孩子情绪、协助孩子沉淀心情。并设定积极暂停区,当爸妈感觉自己情绪起伏时,赶快到积极暂停区,帮自己做点转移注意力的事,不要在自己情绪上来时教孩子!
(疫情期间,照顾孩子、工作两头烧,爸妈还是要适当休息、照顾自己的心情。)
Q3:照顾孩子的同时,爸妈如何照顾自己的内心?
隔离期间,爸妈感到压力、焦躁,多半与工作、照顾孩子起居有关。
压力来源
黄之盈心理师表示,爸妈心中的压力来源可简单划分为源自工作上人的压力与事的压力、自我身心状态、孩子的需求,以及理想与现实之落差等5面向:
1.人的压力(来自于工作上的同事、主管)
2.事的压力(外务、工作内容)
3.自我身心状态(包含生理需求:饮食、睡眠;心理需求:心情低落、工作压力、恐惧情绪,例如:害怕孩子染疫、失去孩子、担心自身情绪失控影响孩子等。)
4.孩子状态与需求(孩子上幼儿园时有既定活动行程与惯例表,但隔离期间,作息紊乱,爸妈白天工作时,需额外腾出心力给孩子,分神照顾孩子常使家长崩溃。)
5.理想与现实落差(有完美主义的爸妈,对于理想的标准高,但于实际情形无法达到时,容易产生烦躁与失落感。)
7应对方法
在面对上述压力来源,建议爸妈可以下列7个方法来面对、舒缓情绪:
1.疫情期间,降低心中理想生活之标准。
2.家事定时分流完成。例如:孩子在家中活动,导致家里凌乱,设定一个时间一起整理即可。
3.适时透过书写、阅读为情绪找出口。
4.寻找心理咨商资源。例如:咨询心理卫生中心,透过与专业人员互动、聊天来转换心境。
5.深呼吸、打坐等静心活动。
6.为孩子规划丰富的居家活动。若孩子能单独执行,就能稍微拥有喘息时间,同时有助孩子的学习发展,爸妈心中也会得到安慰,才不会因孩子学习停滞或跟不上其他孩子,而咎责于自己。
7.将孩子的作息尽可能按表操课,但无法按表操课也不要苛责自己!